新孕专栏丨如何科学坐月子,避免月子病!

妊娠期、分娩及产后妈妈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生殖系统以及乳房的变化最为明显。宝宝虽然降生了,但妈妈的机体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复原。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间通常为 6 周,在医学上称为产褥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月子期”。

所以“坐月子”确实有必要,但坐月子绝不是:不刷牙、不洗澡、不下床!

// 通过产后恶露分辨康复情况

恶露一般持续 4~6 周,恶露的颜色则从暗红色逐渐变成淡红色、褐色、白色;恶露的量以少于自己平时的月经量为正常,反之则为异常,建议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展开剩余75%

// 下地排小便

在生完宝宝后,妈妈要少量多次的喝温开水,利于排尿。饮食上则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1 天吃 5~6 餐,可减轻肠道负担。

因生产时体力消耗过多,第一次下地前,要先在床边坐立片刻,无头晕等不适症状再入厕。第一次小便要在产后 4~6 小时内排出,否则会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出血。

// 重视盆底肌康复

盆底肌康复的最佳时间是产后 3 个月内。盆底功能恢复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妊娠期阶段和产后阶段脏器脱垂和尿失禁的发生风险。

// 产后肚子收不回去

由于孕期,宝宝在子宫内逐渐增大以及孕期妈妈腰背部姿势的改变,将腹直肌向肚脐两侧过度拉伸,改变了腹直肌功能位,导致产后妈妈腹壁松弛、腰背部疼痛等问题久久不能缓解。

根据妈妈的个人具体情况,腹直肌分离通过护理恢复。

// 身体清洁

洗澡时选择擦浴或淋浴,产后 42 天内不建议盆浴,洗澡以 5-10 分钟为宜,注意水温,浴后擦干身体。

// 产后疼痛

因为子宫的收缩,可能会感觉到抽搐似的疼痛,这是正常的子宫恢复的过程。这种情况在哺乳时会更加明显,无需特殊用药。

// 均衡饮食

坐月子期间饮食需要均衡全面,尽量吃一些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坐月子并不是必须每天食用大鱼大肉,合理膳食最重要。

// 适当的活动

产后应根据身体情况,尽早活动,循序渐进的开始产后恢复。产后恢复有利于身体恢复、排尿排便,避免或减少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并且能使盆底及腹张力恢复。

但一定要避免不合时宜的剧烈运动!以免增加产后身体的负担!

// 舒缓情绪

在生完宝宝之后,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立刻下降,这样一个大幅度的落差会对情绪造成影响。

妈妈们在产后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自己睡个好觉,情绪就能得到很好的调节。家庭成员更要多包容产妇,照顾产妇情绪、接纳心理上的改变。

发布于:上海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